这种常见疾病,与“癌症之王”发病风险升高近6倍有关,很多人却没有注意
▎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
不过,你是否知道,这两种看似没有关联的疾病之间,却有着“纠缠不清”的关系?
近日,一项在线发表于《美国医学会杂志-肿瘤学》的研究显示,2型糖尿病和近期体重减轻,与胰腺癌风险升高有关,尤其是在新发糖尿病并伴有体重减轻的人群中,风险最多升高了近6倍。
图片来源:Pixabay
来自美国丹娜-法伯癌症研究所和哈佛大学医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,对美国护士健康研究(NHS)和卫生专业人员随访研究(HPFS)的部分数据进行了分析,共涉及11.3万名女性和4.6万多名男性。女性受试者平均年龄为59岁,男性为65岁。
研究开始时,通过调查问卷收集了受试者的年龄、身高、体重、种族、体力活动、吸烟以及饮食等信息。此后每2年进行一次随访,以更新受试者信息,了解体重变化以及糖尿病和胰腺癌的患病情况。
根据是否患糖尿病以及患病时间,研究人员将受试者分为3组:无糖尿病组、新发糖尿病组(≤4年)和长期糖尿病组(>4年)。
图片来源:Pixabay
在平均长达30年的随访期间,共新发1116例胰腺癌,发病率为25/10万人-年。
在调整了其他因素的影响后,研究人员发现,糖尿病患者往往年龄更大,平均体重指数(BMI)更高,体力活动更少,患胰腺癌发病风险也更高。
不论是新发糖尿病还是长期糖尿病,均与未来较高风险的胰腺癌发生有关,而且不论BMI如何,这些增加的癌症风险都存在。与无糖尿病组受试者相比,新发糖尿病组和长期糖尿病组胰腺癌发病风险分别升高了197%和116%。
在2年的随访间隔期间,体重下降越多,胰腺癌风险越高。相比于体重增加或没有减轻的受试者,体重减轻1-4磅(1磅≈0.45千克)、5-8磅以及超过8磅的受试者,胰腺癌发病风险分别升高了25%、33%和92%。
图片来源:Pixabay
对于患有糖尿病并伴有在体重减轻的受试者,患胰腺癌的风险更高,这种关联在新发糖尿病受试者中尤为明显。
相比于没有患糖尿病的受试者,新发糖尿病组中体重减轻1-8磅和超过8磅的受试者,胰腺癌风险分别升高了261%和575%;长期糖尿病组中体重减轻1-8磅和超过8磅的受试者,胰腺癌风险分别升高了190%和180%。
此外,研究人员还发现,年龄较大、体重减轻前BMI健康和无意识体重减轻(没有通过体力活动或饮食调整减轻体重,却出现体重减轻)的受试者,胰腺癌的风险进一步升高。
研究最后提到,以往的研究表明,脂肪组织和骨骼肌消耗是胰腺癌发生的早期表现,本研究发现胰腺癌诊断前的体重减轻与新发糖尿病相关,提示了肿瘤诱导代谢改变的可能性,表明早期胰腺癌的存在。应对新发糖尿病并出现体重减轻的人群予以关注,进行相关检查,以及时发现胰腺癌,早诊早治,降低死亡风险。
图片来源:Pixabay
美国梅奥诊所的Suresh Chari教授曾经就糖尿病和胰腺癌的关系提出过一些要点:
长期存在的糖尿病(尤其是超过5年的)是胰腺癌的中度危险因素;
糖尿病也可以是胰腺癌的早期表现,胰腺癌既能导致胰岛细胞生成胰岛素减少,也可能跟身体其他细胞对胰岛素的抵抗有关;
胰腺癌引起的糖尿病有特殊性,胰腺癌引起的糖尿病叫做3c型糖尿病,与成年人当中常见的2型糖尿病有所不同,比如,2型糖尿病患者往往体型比较肥胖,而3c型糖尿病往往比较消瘦。
图片来源:Pixabay
美国糖尿病学会(ADA)指出,2型糖尿病和某些癌症有一些共同的风险因素:
年龄:随着年龄的增长,患2型糖尿病和癌症的风险也会增加。
性别:总体而言,癌症发生在男性比较多。男性患糖尿病的风险也略高于女性。
种族:某些种族的人患癌症或糖尿病的风险都比较高。
当然,以上这几项是没有办法改变的因素。但是还有一些危险因素是糖尿病和癌症共同具有,而且可以改变的,包括:超重或肥胖、体力活动不足、吸烟、饮酒。
参考资料
[1] Chen Yuan, et al.,(2020). Diabetes, Weight Change, and Pancreatic Cancer Risk. JAMA Oncol, DOI:10.1001/jamaoncol.2020.2948.
[2] Know the Diabetes-Cancer Link. Retrieved Aug 14 ,2020,from https://medicalxpress.com/news/2020-04-infections-future-cancer-diagnosis.html
[3] 6 Things You Need to Know about Diabetes and Pancreatic Cancer. Retrieved Aug 14, 2020, from https://www.pancan.org/news/6-things-need-know-diabetes-pancreatic-cancer/
注:本文旨在介绍医药健康研究进展,不是治疗方案推荐。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,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。
版权说明:本文来自药明康德内容团队,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,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。转载授权请在「e药环球」微信公众号回复“转载”,获取转载须知。如有其他合作需求,请联系wuxi_media@wuxiapptec.com
推荐阅读
“脑震荡”有什么长期后果?增加痴呆症、帕金森病等多种疾病风险
了解癌症防治知识,就能降低患癌风险?中国16万人研究数据带来证据种
生存期从4个月到8年多,癌症患者认为做好这两点对活下去至关重要
About us
e药环球 | 药明康德团队打造
点“在看”,分享健康新知